炉语者胡申岳:铝合金燃气炉点火控制系统故障实战解析
压铸厂有很多铝合金集中融解炉有,平时没有好好保养难免会出现点火系统故障,炉子不点火是所有故障中最头疼的事,能不好会造成全车间停止生产,责任重大,我在外资企业担任铝合金集中熔炼炉设备工程师的8年时间里,处理过各种炉子不点火的问题,今天将这些年亲身维修炉子不点火的经历分享给各位来到炉语者的看官,如有不当之处请各位指正!
一、信号故障导致的点火控制系统中断
点火控制系统的核心逻辑是"控制器发令→点火器执行",但中间的信号传输就像"电线搭桥",任何一处松动或干扰都可能让指令"迷路"。
- 接线端子松动不注意很难判断
记得有次车间3号熔解炉突然点不着火,控制柜显示"点火指令已发送",但点火器毫无反应。拆开控制柜时发现,点火回路的接线端子上覆盖着一层细细的铝粉——这是铝合金熔炼时飘散的粉尘,长期积累在螺丝端子上,加上风机运行的震动,导致导线与端子接触不良。
排查处理:用毛刷清理端子粉尘后,用扳手将螺丝顺时针拧紧(注意力度,避免滑丝),再用砂纸打磨导线接头的氧化层。为了杜绝复发,我们后来在端子排上加装了防尘罩,每周定期用压缩空气吹扫。这类故障在粉尘多的车间很常见,民用炉则多因油污导致插拔式接头氧化,处理时拔下接头打磨金属片即可。
- 高频干扰的"诡异现象"——中频炉旁的点火紊乱
曾遇到一台熔解炉紧邻中频感应装置,每次中频炉启动时,燃气炉就会出现"点火火花时有时无"的情况,甚至控制器报错"信号异常"。起初以为是点火器损坏,更换后故障依旧,直到查阅电路图才发现,点火控制线与中频炉的动力线并行敷设,间距不足10cm,高频电磁场干扰了点火信号。
排查处理:重新规划布线,将点火控制线与动力线分开穿管,间距拉到50cm以上,同时在控制线外层包裹铜网屏蔽层。这类工业场景的干扰问题,民用炉很少见,但在工厂布局密集时需特别注意,记住"强电弱电分开走"的原则。
二、执行部件协同:"各干各的"导致点火失败
点火成功不是"点火器一个人的事",需要"火花+燃气+空气"三者精准配合。我见过太多案例:点火器明明在放电,却因燃气没跟上或空气吹太猛,导致"有动作无结果"。
- 时序错乱的"致命失误"——吹扫未完成就点火
某新安装的熔解炉调试时,每次点火都伴随"噗"的爆燃声,吓得操作工不敢靠近。检查发现,控制器设定的"风机吹扫时间"被误调为5秒(标准应≥30秒),燃气电磁阀提前打开,导致炉内积聚燃气,点火瞬间爆燃。这是典型的时序逻辑错误,工业炉的点火程序有严格的"吹扫→点火→开燃气"顺序,紊乱后不仅点不着火,还存在安全风险。
排查处理:进入控制器参数界面(需厂家密码),将吹扫时间改回30秒,同时校准"点火延迟时间"(确保燃气在火花持续时接通)。这类故障提醒我们,工业炉的参数设置绝不能随意改动,调试时必须对照说明书逐项核对。
- 喷嘴磨损的"隐蔽问题"——火花对不准燃气
有台炉具出现"火花正常、燃气有流动声,但就是点不着"的情况,拆开火盖发现喷嘴出口处有明显磨损,燃气喷射方向偏离了点火针。这是因为长期使用后,燃气中的杂质冲刷喷嘴,导致孔径变大、喷射角度偏移。很多人会误以为是电极位置问题,反复调整却无效,其实症结在喷嘴。
排查处理:更换同规格的燃气喷嘴(天然气喷嘴孔径需匹配燃烧机功率,不能随便换),安装后用直尺校准电极与喷嘴的距离(2-4mm最佳)。民用炉的喷嘴堵塞更常见,用细铁丝疏通即可,但工业炉喷嘴磨损需及时更换,避免燃气分散导致燃烧不充分。
三、环境工况:高温与粉尘的"慢性破坏"
铝合金熔解炉长期处于600℃以上的高温环境,加上铝粉、油污的侵蚀,点火部件很容易出现"慢性衰减",这类故障往往不是突然发生,而是逐渐恶化。
- 高温老化的"恶性循环"——点火器越用越弱
夏季车间温度超过40℃时,一台熔解炉频繁出现"冷炉能点火,升温后点不着"的情况。拆开点火器外壳发现,内部电容已经鼓包——普通点火器的耐受温度是50℃,而炉体传导的热量让点火器工作环境温度超过60℃,导致电容老化、高压输出下降。
排查处理:更换耐高温型点火器(耐受温度≥80℃),同时在点火器与炉体之间加装陶瓷隔热板,减少热量传导。这个案例让我总结出"环境温度+10℃"原则:选择点火部件时,其耐受温度要比实际工作环境高10℃以上,避免高温加速老化。
- 铝粉覆盖的"传感器失明"——火焰检测失效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次维修:一台炉点火后1秒就熄火,控制器报错"点火失败"。检查火焰检测器(紫外线光电管)时,发现探头被厚厚的铝粉覆盖,根本检测不到火焰信号。原来操作工长期未清理,铝粉越积越多,导致传感器"失明",控制器误以为点火失败而切断燃气。
排查处理:用酒精棉片轻轻擦拭探头(不能用硬物刮擦感光层),在探头外侧加装带透气孔的防尘罩,制定"每周清理一次"的维护计划。这类故障在铝合金熔炼车间高发,比民用炉的感应针油污问题更棘手,必须建立定期清洁制度。
四、特殊设计适配:分段点火与比例阀的"个性问题"
带特殊功能的燃气炉,故障点也有"个性"。我曾处理过双燃烧器联动故障,也解决过低氮燃烧器的配风问题,这些都需要结合设备设计特点排查。
- 分段点火的"分控失灵"——次级燃烧器不工作
某车间的大型熔解炉有两个燃烧器,主燃烧器能点火,次级的却没反应。检查发现,次级燃烧器的分控制器与主控制器的连接线松脱,导致分控开关接收不到点火指令。这类分段点火的设备,很容易忽视"主从控制"的线路连接,尤其是工业炉的多燃烧器系统,每个分控模块都需要单独检查。
- 比例阀卡滞的"配风失衡"——空气吹灭火花
低氮燃烧器的熔解炉出现"点火时火花被吹灭"的情况,排查后发现燃气-空气比例阀阀芯被杂质卡滞,导致空气量过大。低氮燃烧器对配风精度要求极高,空气过多会"吹灭火花",过少则燃气过浓无法点燃。我们用专用清洁剂清洗阀芯,再通过控制器校准配风比例,最终让火焰稳定在淡蓝色状态。
胡申岳维修经验总结:点火故障"三查原则"
多年维修经历让我总结出一套"三查原则",能快速定位大部分点火控制系统故障:
- 先查安全连锁:工业炉先看急停开关、水位、排烟温度是否触发保护,民用炉检查阀门是否打开,排除"非点火部件"导致的连锁停机;
- 再查信号链路:用万用表测控制线通断、点火器电压,确认指令是否能传递到执行部件;
- 最后查协同工况:观察火花、燃气、空气的配合状态,看是否存在时序错乱、位置偏移或配风失衡。
记住,铝合金燃气炉的点火故障很少是"单一原因",多需要结合设备工况、使用环境和设计特点综合判断。遇到棘手问题时,不妨从"信号→执行→环境"的链路逐一排查,往往能找到突破口。
